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时间:2023-04-06
来源:
为依法惩处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活动,维护国(边)境管理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这类案件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领导、策划、指挥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拉拢、引诱、介绍他人偷越国(边)境等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在十人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人数众多”;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目的,招募、拉拢、引诱、介绍、培训偷越国(边)境人员,策划、安排偷越国(边)境行为,在他人偷越国(边)境之前或者偷越国(边)境过程中被查获的,应当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未遂)论处;具有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基础上,结合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量刑。
第二条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编造出境事由、身份信息或者相关的境外关系证明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弄虚作假”。
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出境证件”,包括护照或者代替护照使用的国际旅行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中国公民往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证件,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签证、签注,出国(境)证明、名单,以及其他出境时需要查验的资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骗取出境证件五份以上的;
(二)非法收取费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明知是国家规定的不准出境的人员而为其骗取出境证件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出入境证件”,包括本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所列的证件以及其他入境时需要查验的资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出入境证件五份以上的;
(二)非法收取费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明知是国家规定的不准出入境的人员而为其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向其出售出入境证件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在十人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人数众多”;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第五条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在境外实施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
(二)偷越国(边)境三次以上或者三人以上结伙偷越国(边)境的;
(三)拉拢、引诱他人一起偷越国(边)境的;
(四)勾结境外组织、人员偷越国(边)境的;
(五)因偷越国(边)境被行政处罚后一年内又偷越国(边)境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六章第三节规定的“偷越国(边)境”行为:
(一)没有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或者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使用伪造、变造、无效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三)使用他人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四)使用以虚假的出入境事由、隐瞒真实身份、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等方式骗取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五)采用其他方式非法出入国(边)境的。
第七条以单位名义或者单位形式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三百二十条、第三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八条实施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同时构成骗取出境证件罪、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对跨地区实施的不同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符合并案处理要求,有关地方公安机关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第十条本解释发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号)不再适用。
第一条领导、策划、指挥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拉拢、引诱、介绍他人偷越国(边)境等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在十人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人数众多”;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目的,招募、拉拢、引诱、介绍、培训偷越国(边)境人员,策划、安排偷越国(边)境行为,在他人偷越国(边)境之前或者偷越国(边)境过程中被查获的,应当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未遂)论处;具有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基础上,结合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量刑。
第二条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编造出境事由、身份信息或者相关的境外关系证明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弄虚作假”。
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出境证件”,包括护照或者代替护照使用的国际旅行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中国公民往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证件,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签证、签注,出国(境)证明、名单,以及其他出境时需要查验的资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骗取出境证件五份以上的;
(二)非法收取费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明知是国家规定的不准出境的人员而为其骗取出境证件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出入境证件”,包括本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所列的证件以及其他入境时需要查验的资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出入境证件五份以上的;
(二)非法收取费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明知是国家规定的不准出入境的人员而为其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向其出售出入境证件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在十人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人数众多”;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第五条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在境外实施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
(二)偷越国(边)境三次以上或者三人以上结伙偷越国(边)境的;
(三)拉拢、引诱他人一起偷越国(边)境的;
(四)勾结境外组织、人员偷越国(边)境的;
(五)因偷越国(边)境被行政处罚后一年内又偷越国(边)境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六章第三节规定的“偷越国(边)境”行为:
(一)没有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或者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使用伪造、变造、无效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三)使用他人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四)使用以虚假的出入境事由、隐瞒真实身份、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等方式骗取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的;
(五)采用其他方式非法出入国(边)境的。
第七条以单位名义或者单位形式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三百二十条、第三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八条实施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同时构成骗取出境证件罪、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对跨地区实施的不同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符合并案处理要求,有关地方公安机关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第十条本解释发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号)不再适用。

- 朋友圈广告地理定向 + oCPM,超低成本获高意向客源
- 武汉凯顿装饰,巧用朋友圈广告,实现跑量增效
- 朋友圈广告联手小罐茶,打响茶叶在电商的第一“泡”
- 朋友圈广告助力蔚来汽车新店开业集聚潜客,线索转化率超行业均值3倍+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离婚抚养费一次性支付要多少钱?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深圳偷越国边境罪被抓如何判刑介绍(取保候审判多久怎么判)
- 自诉转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能否自行和解撤诉
-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单独上诉的公诉案件之处理
- 刑诉法修改应完善公诉案件撤诉程序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评析
- 刑事起诉变更的概念
- 提请批捕在逃犯,检察机关应予受理
- 立案后可以撤销吗?什么情况能撤销立案?
- 法律关于刑事案件侦查羁押期规定
- 什么情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是多久?
- 行政复议的概念以及特点
-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 行政复议的依据、范围及期限
-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先行先试
- 浅谈日本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行政复议制度亟待四方面完善
- 贯彻行政复议制度 青海省政府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
- 专家建议从五个方面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
- 政协提案: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
- 某公司员工手册
- 如何成功避开保险纠纷?
- 购买商品时,商家“搭售”商品怎么办?
- 逾期承租房屋遭火受损?保险是否该赔?
- 工商处罚走向数字化管理
- 英专家推荐过冬十大超级食品
- 光船租赁合同主要内容及条款
- 收货人应否承担海运货物提货义务
-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的成立
- 离婚抚养费一次性支付要多少钱?
- 国边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深圳偷越国边境罪被抓如何判刑介绍(取保候审判多久怎么判)
- 自诉转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能否自行和解撤诉
-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单独上诉的公诉案件之处理
- 刑诉法修改应完善公诉案件撤诉程序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评析
- 刑事起诉变更的概念
- 提请批捕在逃犯,检察机关应予受理
- 立案后可以撤销吗?什么情况能撤销立案?
- 法律关于刑事案件侦查羁押期规定
- 什么情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是多久?
- 行政复议的概念以及特点
-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 行政复议的依据、范围及期限
-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先行先试
- 浅谈日本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行政复议制度亟待四方面完善
- 贯彻行政复议制度 青海省政府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
- 专家建议从五个方面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
- 政协提案: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
- 某公司员工手册
- 如何成功避开保险纠纷?
- 购买商品时,商家“搭售”商品怎么办?
- 逾期承租房屋遭火受损?保险是否该赔?
- 工商处罚走向数字化管理
- 英专家推荐过冬十大超级食品
- 光船租赁合同主要内容及条款
- 收货人应否承担海运货物提货义务
-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的成立